交汇点新闻:一半是月亮一半是烟火,诗话剧《月亮与烟火》亮相“大戏展”

   发布时间: 2024-11-11    访问次数: 10

11月13日19:30,常州大学原创诗话剧《月亮与烟火》亮相2023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,该剧从表演系学生的视角出发,以戏剧排练为剧情主线,通过“戏中戏”的方式,呈现出当代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,表达了新时代青年的历史观和时代使命。


《月亮与烟火》是一部诗话剧:四年大学生活转瞬即逝,表演系毕业班的同学们完成学期汇报后,迅速进入了毕业大戏的创排。关于毕业剧目,老师让同学们自选,提出当然最好是原创。同学们开始为难,不是戏剧文学专业,要完成原创作品的创排谈何容易?在表演系的同学们天马行空的商议之后,定下了毕业作品——《月亮与烟火》。于是,一个个鲜活的角色开始登场:嫦娥、雷电、运河母亲、李白……这些看似不相连的人物碰撞在一起,相互交融。


诗话剧《月亮与烟火》由国家一级演员、常州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表演专业负责人蔡伟教授担任艺术监制,表演系主任童劲杰、青年教师陈思含执导,诗人欧震担纲编剧。常州大学2019级表演专业毕业生主演。


“《月亮与烟火》是常州大学为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‘量身定制’的一部作品。”常州大学表演系系主任童劲杰介绍说,主创团队在创作之初反复商讨,到底该创作一部怎样的作品,来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生活?思索再三,最终决定用“诗话剧”这一创新的艺术形式。


何为诗话剧?童劲杰介绍说,诗话剧的人物台词全部运用诗的句式,因而更富于诗意和强烈的抒情性,能给读者广阔的艺术再创作空间。这种创作方式,对于大学生创作团队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,不仅要求语言凝练、含蓄、流畅,讲究韵律和节奏,还要符合戏剧物态性的特点。


主创团队最终将剧目名定为:《月亮与烟火》——一半是月亮,它悬挂在天上,穿越时空,象征着理想;一半是烟火,是熙熙攘攘的人流,是奔腾浩荡的时代,代表着现实。


《月亮与烟火》由“角色、烟火、月亮、红毯”四幕戏串起,在表演与现实中切换自如,台词富有诗意。剧中学生有过迷茫与徘徊,但在角色演绎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“月亮”。他们自告奋勇扮演瞿秋白、刘半农,立志要为那个黑暗时代蹚出一条光明的路;想成为运河母亲,弹奏出中华大地澎湃的声音;要做李白、嫦娥、云、鸟、稻草人……赋予浪漫无限遐想。


“枯树在冷风里摇,野火在暮色中烧。西天还有些儿残霞,教我如何不想她。”1920年,刘半农在英国留学期间用白话文写成一首散文诗《教我如何不想她》,抒发了对祖国的眷恋之情。“刘半农是一位伟岸的历史豪杰,他的形象,更激励着我们铭记历史、砥砺前行。”《月亮和烟火》的演员、剧中刘半农扮演者张治国说。


常州大学学生方宇薇在谈到剧中扮演的“运河”角色时,感触颇深:“万物皆因水而生长。大运河的修建是中国水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,她不仅是中国古代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,更是中国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‘运河’这个角色身上,我感受到坚韧不拔、安宁慈爱、庄严伟大、无私奉献的母性光辉,希望通过我们的作品能让运河母亲的精神被更多人知晓并传承下去。”


“南粮北运,北镇南通,它沟通着南北都城的你来我往。”


“它深化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格局,让相对隔离的两个文化板块在一条河上交相辉映、相融向前。”


舞台每一句台词,使得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厚实。年轻的大学生们在台上全情投入,演绎着心目中的精神力量,用昂扬向上的青春活力感染着观众。随着一轮红月亮升起,他们再次回到现实,并抛出疑问,“十年、二十年,我们还会像今天这样坚守舞台吗?”在悠远的回响中,他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。青春可以平凡,但拒绝平庸。当现实遇上幻想,繁华喧嚣的尘世里,也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烟火。


“这部剧是戏剧领域的全新尝试,体现了大学生戏剧创作者蓬勃的创造力和表演者的青春朝气。”当大幕落下,走出剧场,导演童劲杰希望,观众们能由此想起自己心中的“诗和远方”,想起曾经的青葱岁月,然后微笑着和自己道一声:你还好吗?


交汇点新闻:https://jhd.xhby.net/share-webui/detail/s655342b0e4b010feadd7cf9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