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22日下午,学院在立行楼431室举办“希声讲堂”第二十三期讲座——《从遵循标准到语境的建构:跨学科的语言表达张力的生成机制及文化逻辑》。主讲人于晔,常州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表演专业教师,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。讲座由副院长王成文主持,学院各专业师生参与讲座。
讲座通过“讲映互动”的形式,以“标准”与“语境”的辩证关系为切入点,系统展开对艺术表达中“语言张力”生成机制的探讨。主讲人于晔系统梳理了跨学科表达——从技术基础到语境建构,再到文化认同的完整逻辑链。她首先强调了扎实的“标准语言”是表达张力的基础,指出没有规范训练,张力便如“空中楼阁”。随后,她结合具体案例生动阐释了如何通过“语境建构”激活标准,让表达更具感染力。此外,她还重点解读了“张力生成机制”,分析如何通过冲突、留白、融合的运用,实现张力的多层次构建。
讲座还从文化逻辑角度,剖析了传统符号在当代语境中的转化与激活,展现了语境如何让艺术表达“张力翻倍”。同时,于晔提出跨学科协作的“三步法”,从确定“核心语言”、寻找“语境锚点”到预留“留白空间”,为师生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路径。
此次讲座逻辑严密、内容充实,既有理论高度,又贴近创作实际,为在场师生带来深刻启发。大家纷纷表示,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,在艺术创作与教学中更加注重语境的构建与张力的营造,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的创新表达。(通讯员/李丽娟 审核/王成文)

